长空“鹰眼”护气龙——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应用无人机开展管道巡护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长空“鹰眼”护气龙——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应用无人机开展管道巡护
行业新闻
长空“鹰眼”护气龙——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应用无人机开展管道巡护 来源:http://www.tjstwy.com 时间:2016-03-13 23:35:41 点击数:2738

   场站人员轻按手中遥控器,一架白色迷你无人机缓缓飞向天空。很快,电脑屏幕上出现无人机实时传输的影像。尽管无人机已不见踪影,但通过它的“眼睛”,值班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管道沿线的情况。

 

  这是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南昌管理处抚州分输压气站应用无人机开展管道巡护的工作场景。目前,无人机技术已在抚州站应用6个月,成为守护管道安全的“鹰眼”。

 

  线路管理难

 

  抚州站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所辖78.48公里管道大多分布于丘陵地带、河流冲积平原及盆地等,有4处河流穿越、2处铁路穿越,山体、水网密集,给线路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一提到线路管理,抚州站员工就愁容满面。线路管理员小侯告诉笔者:“东乡01号桩到09号桩的直线距离只有1公里,却要翻越2个几百米高的山头,要花大半天的时间。特别是雨雪天气,管道巡护更是难上加难。”

 

  笔者在管道抚河盾构接收井现场看到,宽近1000米的河道上没有架桥,要去河对面巡护管道,得绕行近40公里。

 

  站长葛明介绍:“抚州还常常出现雷暴天气,强雷击会导致外电中断,严重影响输气安全。每次雷击断电,我们都要和供电部门一起排查雷击点。”

 

  如何改革创新、提高线路管理水平,成为抚州站亟待解决的问题。

 

  管理“潮”一把

 

  提到怎么想到采用无人机技术,葛站长颇有一番心得。2005年参与的那次西气东输直升机飞检让他印象深刻。“从高空查看管道,扩大了管道巡护维度,巡护范围更广,能看到很多人工巡检不到的盲区,巡护效率高,但相对成本较高。那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这种形式的巡检费用降下来,我们日常管道管理能用就好了。”葛站长说。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得到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热点话题。60后的葛站长迷上了这项技术。他兴致勃勃地告诉笔者:“今年以前,这项技术还不太合适,一般的小型无人机只能持续飞800米,价格还高。没想到今年年初,某品牌无人机的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一款新机型,能持续飞行20多分钟,有效控制半径为2公里左右,像素也高,价格适中,就预定了一台。”

 

  在正式将无人机应用到管道管理工作之前,大家经过了大量的培训和试验,通过在空旷区域控制无人机模拟器,使无人机按指定路径飞行,提升操控技术。

 

  “鹰眼”显身手

 

  4月开始,抚州站原有的场站驾车巡检、徒步踏线和巡线工巡检相结合的巡护模式发生了改变,无人机巡检融入进来,共同构建了新的管道巡护模式。

 

  抚州站的线路巡护管理思路是:一般地区管道仍采用人工巡检方式巡检,在线路途经的高后果区、穿跨越区、第三方施工现场、地质灾害点、应急抢险现场等局部区域,采用无人机和人工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巡检。

 

  线路管理员小龚高兴地说,自从无人机加入巡线队伍,管道巡护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过去全线徒步踏线一次至少要20天,尤其是在丘陵地带查看地质地貌,大部分时间都在清理杂草和爬山。现在有了无人机,既能直观便捷地查看管道沿线地质地貌,又能节省时间和人力,踏线时间由20天缩短为8天。”以牛岭山为例,徒步翻越需要1个小时以上,使用无人机仅需3分钟。

 

  除了在管道日常巡护中取得良好效果外,无人机还在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第三方施工管理、地质灾害点排查、应急抢险等多个方面大显身手。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应急抢险情况,无人机可以被抢险人员携带赶赴现场,不但能够对人员、车辆无法进入的区域进行勘查,还可以通过无人机采集现场数据,迅速将事故现场的视频和音频信息传送到抢险指挥中心,更加直观。

 

  经过半年多的磨合,无人机已经成为抚州站的重要“成员”,为保障气龙安全平稳运行做出贡献。

返回列表